近日,《广西日报》刊登《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65周年高质量发展综述》,宣传报道北投集团直属企业交通设计集团成立以来的改革发展成果,全文如下;
65年风云激荡,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
65载砥砺奋进,辉煌在不懈奋斗中铸就。
从广西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到中国第一条通往越南乃至东南亚各国的高速公路——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从中国最早采用闭口薄壁杆件理论设计的南宁邕江大桥,到“世界第一拱”天峨龙滩特大桥;从世界最长风雨桥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山大桥,到广西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从全球内河通过量最大的梧州长洲三四线船闸,到平陆运河“桥头堡”工程西江西津二线船闸……作为广西成立较早、综合实力较强的勘察设计企业,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始终站在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前沿,助力广西交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飞跃。
勘察设计广西最长的跨海大桥——龙门大桥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是中国500强企业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的直属企业。65年来,广西交通设计集团积极投身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广西历次高速公路网规划、普通公路省道网规划、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内河水运发展规划等多项全区交通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承担了广西近60%的高速公路勘察设计、40%以上的水运工程勘察设计,是广西交通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的主力军。
65年来,一代代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员工心怀报国梦想,紧扣时代脉搏,用铿锵的步伐,蹚出了一条业务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战略不断深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化改革 激活发展“强引擎”
改革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永恒主题。1960年1月25日,“广西僮族自治区交通厅设计院”的成立拉开了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改革发展的序幕。此后,广西交通设计集团经历多次改制、更名、改革,每一次变革都为企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1998年8月,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2003年3月,划归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管理;
2010年7月,由事业单位改制成为国有科技型企业;
2014年1月,随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划转自治区国资委管理;
2016年11月,完成公司化改造,更名为“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8年4月更名为“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9月,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的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战略重组中,划归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管理。
近年来,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增强企业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变“思想”、转“观念”,抓“机制”、激“活力”,企业的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管理效能不断迸发。2000年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2011年引入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020年引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标准并于2022年成为广西首家通过认证的企业,随后连续两年获得AAA证书。2021年入选“广西科改行动企业”,2022年入选国家级“科改示范企业”,并在国务院国资委开展的地方“双百企业”“科改企业”2023年度专项评估结果中获评优秀等级。
法人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建立了“三会一层”权责体系,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责,权责边界更加清晰。同时,把完善合规内控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大监督体系等延伸至企业管理层级的末端,实现企业治理多维管控全覆盖。
三项制度改革更加深化。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不断推进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工作。实施任职资格体系建设,开展薪酬套改核算工作,建立了中长期激励机制。近年新聘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率达71%,中层干部退出比例达19%。
产业协同发展更加多元化。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有甲级资质27项,是广西唯一具备公路、水运全行业甲级勘察设计资质的工程咨询企业。如今的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已经形成了从单一业务到全产业链、从国内到国外、从公路到全行业的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全过程一体化咨询服务产业格局。未来,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将聚焦新质生产力,积极拓展航道、航标巡检、桥梁病害检测、运行监测预警等领域“新赛道”。
创新求变 催生发展“新动能”
联合共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自20世纪60年代在南宁邕江大桥中采用国内首创的分离式钢筋混凝土圆形沉井工艺以来,科技创新便融入了广西交通设计集团的“血脉”。
近年来,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平台搭建、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多措并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科技强芯”。
注重科技平台建设。与俄罗斯工程院中俄工程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交通新材料联合创新中心,聚焦低碳胶凝材料、工业固废、安全环保纳米尺度材料等关键技术,联合推广与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与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东盟(广西)中心,推进广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合作……目前,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拥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市厅级科研平台。
聚力科创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工作机制,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掌握一批重大技术达 到国内领先水平,以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为代表的多项技术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凭借大跨拱桥关键技术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荣誉600 余项。同时,广西交通设计集团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90余项,获专利授权超170项,软件著作权超140项,主编、参编标准超220项。其中,主编的《公路岩溶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获交通运输部批准发布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参编的《海岸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为国家标准。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广西交通设计集团聚力于激活人才“一池春水”,持续优化“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培育了超大跨径拱桥设计、岩土工程、交通数字化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团队,拥有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中国公路学会青年科技奖、广西创新争先奖、广西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杰出人才,被誉为“广西交通工程勘察设计人才小高地”。
党建引领 夯实发展“硬支撑”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65年来,从成立之初只有一个党支部不到10名党员,到现在的23个基层党组织、566名党员,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引领企业在市场风浪中稳健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党内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动,以“壮美交通 设计先锋”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构建“1+N”党建品牌矩阵,不断夯实党建基础、广泛凝聚共识、凸显实践特色、创新发展成果,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企业党建经验先后11次获《国企》《企业文明》等国家级媒体刊载。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炼形成了一系列企业文化理念。以“幸福美好交设”建设、“岗号队联创”工程为载体,促进党工团工作齐头并进,汇聚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全国交通运输“十佳文博馆”等荣誉称号。
栉风沐雨六十五载,弦歌不辍再续华章。展望未来,广西交通设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韦作明表示,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工程咨询企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作出更大贡献。(通讯员:陈承佐、张维鹏、张荣华)